顯示具有 飲食︰紅磡/土瓜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飲食︰紅磡/土瓜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牛元帥粉麵

2017年10月13日


 週五的晚上實在不太應該一個人過,就拉了菲籍舊同事出來聚聚。跟他食飯的潛規則就是要「貼地」,所以就過來到九龍城這邊。聞說這邊有家牛腩做得不錯,就來看看屬龍屬蟲吧。



店子不大,看起來也應該屹立了一段時間了,晚飯時間人也不少的。


而這樣一家的粉麵店居然有電視,有點意想不到。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老三油渣麵王

2017年10月5日



難得來到土瓜灣,就順道來一直想試的老三油渣麵吧。本地有供應所謂「豬油渣」的地方不少,但用上真正的豬油渣的地方卻不多,很多時都是用炸豬腩肉充數了事,但實際上的風味跟本不是那回事。要知道豬油渣是上代炸豬油留下的產物,在現今「注重健康」的風氣之下用豬油做酥皮、糕店甚至撈麵的地方已經是少之又少,這副產品也跟隨著買少見少,因此知道了這個地方後就已經篤定來試。


還在馬頭圍道的轉角位的時候已經聞到那陣豬油香,就知道離目標不遠了。店子不大,就十來個座位,來到的時候近五點,當然不是旺場的時間,但接接續續也有新客人用餐的。這裡的營業時間是中午十二時至晩上十一點,也是個不錯的夜宵之地。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John Choy Cafe 2015

2017年10月5日


 
隔了好幾個月終於回歸有公眾假期的月份,是日懶洋洋睡到兩點多終於「的起心肝」出來走走。斯時已經是下午茶時間,就來到土瓜灣這家咖啡店輕鬆一下。



見店外坐滿人還以為店內也是如此,誰知店內的空間比想像中大,人也不算很多,其他人坐店外應該是為了可以吸煙吧。值得一提的是牆上的插畫,挺有趣的,在此賣個關子,大家來到的話不妨留意一下。


2017年1月30日 星期一

八寶煮意

2017年1月24日


跟菲籍舊同事有個多月沒見了,也是時候約出來聚聚了。跟他吃飯很簡單,只要考慮他的預算就好了。其實很早之前已經有心水,因為這裡還未搬到新鋪之前來過兩次,印象俱相當不錯,自己曾經說過想試遍坑腩、爽腩和崩沙腩三個部份,想不到延至今天才成事。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Iconic H

2016年2月22日



其實原本不是去食生炸雞髀的,來紅磡的真正目的是試試這家之前曾被傳媒追捧的小店,其半溶芝士熱狗又真的既邪惡又吸引的,聞說曾經是長龍店來的,所以待其熱潮過去就去一窺究竟。



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肥仔丸小食

2016年2月22日




本來生炸雞髀並不是甚麼特別的美食,但在現今急功近利的社會卻逐漸式微,有食過生炸髀的朋友都會知道生炸髀和先蒸或滷後炸是壓根兒兩回事,所以現在對「生炸」兩個字格外敏感,但凡見到都會試試,當然也有中伏的經驗。是日路過紅磡見到這家不起眼的小店有生炸雞髀賣,自不免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來試試。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時新快餐店

2015年12月13日



經過一週的工作再加上昨晚在運動場上跟好友C拼了一課,也真的疲倦了,所以是日睡過正午才起床。直接跳過午餐去食下午茶,一心想吃些本土味濃的東西,想了幾想還是來紅磡的時新快餐店來個港式漢堡,來隻生炸髀就正好。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竹家

2015年5月30日 


論居酒屋,有質素的多數都集中在尖東、銅鑼灣這些較多日本人活動的地方,想不到原來紅磡也有一家米芝蓮推介的居酒屋。都有好一段日子沒有去找新的居酒屋了(現在吹的是韓流嘛),那就不如來試試吧。就這樣是晚又來到這個兒時居住和成長的地方。



 店子不太,太概只有廿個座位,是晚的已經完部留座,就算想比預訂時間早一點來到也未必安排到。




作為居酒屋,清酒自是少不免的。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

八寶清湯腩

2014年12月18日


年尾也是時候清年假了,是日拿了假,也正好趁機處理一下私人事務(搵食當然也是其中之一),跑到來紅磡,想起前幾天食友介紹的清湯腩店,深感興趣,順道過來試試。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九記海鮮小廚

2013年9月26日


這餐其實是兄弟的生日飯,之前他來過這裡覺得不錯,女友也推介過這裡,所以在他生日一個後月的今日來到這裡和他補回這餐生日飯。反正男生都是喜歡大吃大喝,喝喝啤酒就更有味道,小菜館就正合口味。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榮發粉麵專家

2012年8月19日

這裡,是一間不起眼的街坊小店,但已經有三十年歷史(比我還要大喔),認識這裡是因為小時候住在紅磡,那個時候還是大排擋來的,爸爸有時候會帶我們來這裡食粉麵,就算搬了到粉嶺,偶爾也會出來回味一下。我對潮州粉麵的認知就是在這裡開始的,也因為這裡的質素,自己很早就對食樹立了一個高標準。

其實自己對於應否介紹這裡是有點掙扎的,因為質素的最高峰已經過去了,但我覺得這裡還有它的特色(手打的魚蛋和牛丸還是比坊間的好),而且最重要的是價廉物美,一碗細的單拼麵只是十七元,但質素絕對是見得人的。

隔了多年再來,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而檔主的兒女從年青開始默默守住這店子,到現在已經是中年了,不禁感嘆光陰如梭。




店子位於紅磡必嘉街,也是我小時候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