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みかわ 是山居

2017年3月26日
 

來到旅程的最後一日,這裡原本不是在安排之列的,但由於計劃行程時遲遲未能確認到壽司店的訂位,所以就訂了這裡作為後備。後來總算訂到鮨かねさか,又見最後一天還有少許空檔,就把這裡移到最後一天的午餐,亦正好比較一下有天婦羅之神的店主早乙女哲哉跟前一天的近藤有甚麼差異。


店子位於門前仲町,而店子本身亦是店主的家,在住宅區內不算得上好找,就算到了地圖指示的位置也花了一點時間才找到入口,如果第一次來還是預留些時間找路會比較好。

挾「天婦羅之神」之名,不難想像這裡是滿座的,而且也有不少外地遊客慕名而來,當然我們也是當中之一吧。


這裡的裝潢直接反映了店主的品味,首先用餐的地方的地板是以木製成的,進入用餐區先要先脫鞋子的。有留意到中間有頂「大帽子」嗎?這並不單單是裝飾而是抽油煙機來的。

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

けやき

2017年7月24日



自從台灣之旅後就沒有機會跟任職銀行界高層的舊同學見面了,趁著這幾天他在香港就約出來聚聚。之前見到他在臉書推介這家位於中環的居酒屋就著他帶小弟來試試,因為平時「食慣好野」的他介紹的總差不到那兒的。



由於各大瑞士鐘錶廠都放暑假,因此這段時間都相對悠閒,好處是可以早點下班食飯,七時半前來到人客也不是很多(可能因為是日是星期一的關係)。早兩日訂了位子,想不到居然出現Frantzens Kitchen的情況,幸好是晚不太繁忙,最後也安排到座位給我們。

 
店子不太大,這裡由長長的吧枱和旁邊的高枱組成,基本上三人聚餐已經是極限,如果是四個人的話很容易變成「各自為政」。有趣的是整晚餐廳都是播著本地八、九十年代金曲的日文原版,如果你能認出是甚麼歌曲的話直接反映出你是那個年齡層的。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Frantzen's Kitchen

2017年5月27日



這裡是一開業已經篤定要來試的地方,因為這家來自瑞典的餐廳來頭可不少,其瑞典本店曾摘下兩顆米芝蓮星﹐亦曾在世界五十大榜上有名。因此雖然沒有太多本地博客的「分享」,但依然是超人氣的,預約往往都是一個月後才有位。早個多月在網上訂了位,但意外地來到時居然沒有記錄,幸好最後也喬了兩個位子給我們。

 
店子不算得大,連吧枱估計大約有四十個位子左右,來到的時候大約是九點半,店子是幾近全滿的狀態。


除了正常的位子和吧枱外,靠窗還有高枱,雖然不算得很舒適,但望著街景食飯也是個甚是寫意的選擇來的。


 如果喜歡看廚師的工作過程,坐吧枱是個很好的選擇。


 
 一早知道大廚走的是東方Fusion路線,所以以筷子做餐具一點也不為奇。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興記麵食家

2017年8月2日


之前在臉書見到有食友的食友介紹這個地方,說是油尖旺區食炆牛腩麵最好的地方,就趁今晚落了單過來試試。

 


地方其實很小,店內就放了兩三張枱,還有門外那張「吧枱」而已,人再多的話就要坐店外了。不過,縱使如此,八時多來到的時候還是有人客要在店外加位的,看來甚有叫座力的。而這裡雖有男女厠,但男厠是非常狹窄,胖一點都進不了,所以如無必要就忍下好了。


2017年8月1日 星期二

美味苑

2017年7月17日



之前公司舉辦的內部比賽已經結束,雖然成績未如理想但也得來個「慶功宴」讓我們聚聚。地點由小弟來選,難得他們不介意冒險試新地方,就來這家位於西環的店子試試吧。


 
店子不算很大,大約有四五枱左右。



這裡的黑蒜是老闆娘自家醃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