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綠楊邨酒家
2012年9月6日
一直以來,受朋友影響之下,外出用膳大部份時間都是吃西餐或日本菜,中菜實在是少之又少,但看過「舌尖上的中國」之後,開始對中菜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慢慢產生了興趣。
不過吃中菜的其中一個大問題就是人數要夠多才可以試到更多的菜式,也因為這樣才促成了這個飯局的出現,以前通常都是選好餐廳就成,今次倒是第一次這樣搞飯局,從資料搜集到留位、訂菜都是自己一手包辦,有點費神但也是不錯的嘗試。
有酒窖和大閘蟹,看到才醒覺,吃大閘蟹的季節來了。
卡位也是十分舒適的
我們被安排坐在廂房裡。
外面是有維港海景的
餐前小食有花生和青瓜榨菜
因為知道今晚點的菜都是比較膩,所以要了消滯的普洱。沒有甚麼特別之處
香乾馬蘭頭,這也是一道地道的上海前菜,我第一次品嘗是在上海的小南國。香港人對此道菜的認識也比較少,至少我身邊的朋友去過上海也未試過。上次在霞飛也沒有見人點過。
論擺盤,看照片已經覺得十分精美。不過論味道則比不出上海的小南國,吃起來還帶有點「草青味」,而且麻油下得不多,所以香味偏淡而且口感頗「削」,做得好的話應該是麻油香和馬蘭頭獨有的清香兼備。好友們似乎不太受落,不過為了幫助消化,我也吃了不少。
脆皮上海素鵝,也是傳統的上海菜,基本上就是以腐皮包著素菜再煎而成,這裡用的是冬菇和金菇等等,看樣子已經知道是煎得酥脆而不油,內裡還保持一定的濕潤,是火候控制得宜的結果,雖味道跟鵝沒有很大的關係,但整體而言是美味的,至少朋友們都很喜歡。
炒回鍋肉(夾餅),我心中其實不太想點這個,因為也不是正宗的上海菜,不過叫得朋友一吃試菜,也得尊重他們的意見。所以我只試了少少,感覺是豬肉挺爽,不過就沒有多的辣味,不夠惹味,以夾餅包來吃的感覺特別,但沒有驚喜。
不過朋友們都覺得好,那就足夠了。
包回鍋肉的夾餅,這樣的組合是第一次出現,個人覺得挺特別,也沒有很深刻的印象。
文思豆腐羹,基本上我就是為了它而來的,我之所以認識它都是因為「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節目,見到廚師能把一塊豆腐切成千百根頭髮般的幼絲而讚嘆不已,所以就決定要找個地方一嘗這道極考驗刀功的淮揚菜。不過在香港尋常的上海菜館是找不到的這道菜的,我也是透過一個知名飲食博客的部落格才找到這個地方。
這道菜的賣相十分精美,豆腐絲從中央向外擴散,再加上一點髮菜,就像一幅山水畫。
口感上,那些髮絲般幼細的豆腐喝起上來猶如無物,除了髮菜外,還加入些竹笙(估計是)來加強口感,湯羹有點厚但不是十分濃稠。味道上,基本上就是金華火腿上湯的味道,甘香醇美,但也不太感受到豆腐的味道。
45元一客相比起其他小菜是有點貴(相比西餐一百幾十元一客的湯卻是十分便宜),但能欣賞到淮揚菜那絕頂的刀功也是值得的。
最後一提這個羹是要預留的。
香酥八寶鴨,需要預訂的,我是前一天才訂位的,因為時間太倉促差點訂不到,幸好最後都能成功留到一隻給我們,令我們不致於錯過這道美味的菜式。雖然索價不便宜(388元),不過如果每人食量不是很多的話是足夠一圍人用的。
這道鴨的做法是把整隻鴨起骨,再釀入糯米等配料(一共八種,其他配就不詳談,有興趣的很容易就可以在網上找得到),再把外皮炸至酥脆而成。
個人覺得整道菜的重點並不在鴨,反而是裡面的糯米飯,吸收了鴨肉的精華,再加上其他配料的味道,口感軟糯但比想像中沒那麼黏和膩,美味非常。
當然,鴨也做得十分出色,外皮脂肪不多,而且炸得「酥」,微脆而鬆化,鴨肉方面,不同部份有不同的味道和口感,胸肉的部份肉味甘香濃郁但不太嫩,個人最喜歡的還是腿部,肉質細嫩但肉味沒那麼重,跟糯米飯更配合。
朋友們對旁邊的蝦片非常感興趣,他們說用它來配糯米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整隻鴨的份量真係很大,我一個人獨力吃了三分一隻,最後還是吃不完,要打包回家再吃。
蕃茄百頁煮上海勝瓜,友人們覺得今晚的菜式太膩(其實我也同意,沒法子,好吃的東西通常都不太健康),所以就點了這道餐牌上的夏日推介做個緩衝。
說實在,對這道菜我沒有特別的感覺,因為只要用料新鮮就會好吃,勝瓜清甜鮮嫩,是很不錯的。在炎炎夏日用來消消暑就十分適合。
清燉獅子頭,也是我其中一道預留了的菜,原因也是因為在「舌尖上的中國」見過這道菜,也才知道它有另一個名字叫「葵花大斬肉」。「獅子頭」在很多的地方都有,但都是紅燒的,清燉的就比較少,而且都是形似神不似,很多人都以為只是一顆豬肉球而已,但並不知道它應有的味道口感是怎樣的。
要知道它的味道口感是怎樣,就首先要知道它是怎樣做出來的,其實它是用五花腩切成小粒再抱成一個球再以清湯用慢火燉成,重點是不能起膠,否則就無法得到鬆軟的口感。
說回這裡的獅子頭,我第一口是試它的湯,味道清甜,比我想像中的清,也是這樣才不會奪去獅子頭的味道,而獅子頭方面,口感鬆化綿滑,肉味油香兼備,相反湯味不是太重,友人們覺得有點太膩,在我而言就剛好,所以留了的三份我個人獨佔一份,其他兩份就二人平分。
如果想知試正宗的獅子頭是怎樣,這裡是其中一個選擇,如果大家在別處吃到起膠,像肉丸的獅子頭,大可退貨,因為這並不是真正的獅子頭。
千丁糯米肉,也是這裡的名物,其實這裡的東坡肉同樣出名,不過有見東坡肉很多地方都有,而且單吃比較膩,所以就點了這個來試。簡單來說這個可以說是以糯米包裹著的東坡肉。
仔細一看,才發現在五花腩的表面被切開成整齊的小格,是刀功的表現,純看肉的部份,炆煮得入味是可以預期的,而肥而不膩、肉味甘香更不在話下,是相當有質素的。周邊的糯米除了滲著醬汁的味道外,還吸收了腩肉的油香,以其軟糯的口感和層次分明的腩肉是配合得天衣無縫的,吃時記緊把兩者同時放進口裡,會比兩者分開吃好得多。
朋友們明顯愛這個多於獅子頭,看來他們也是比較喜歡「重口味」的。
這道菜也是需要預留的,我留了三份但就獨佔了一份,大滿足!
用玉泉忌廉來做拔絲,很新奇。
由於上菜時糖膠不太熱,所以已經拉不到甚麼出來。
香麻拔絲香蕉,之前食過一次拔絲蕃薯感覺不錯。
其實數量不只相中這麼少,只是因為拍的時候友人們已經急不及待吃了一半。由於以玉泉忌廉來冷略的關係,所以糖膠上帶了它的微酸味。我試了一口,不太感受到香麻味,不過那種從外而內不同層次的酸甜,先脆而軟的口感是不錯的,未試過的朋友可以一試。
棗泥鍋餅,一般這樣的鍋餅都是用上豆泥,所以見到這個新配撘就來試一試,煎得香脆是期侍之內的,剛吃下去時味道其實跟豆泥差不多,幾乎弄得我們以為點錯了,但再細心感受它的餘韻就會發現棗泥獨有的味道,大家不妨一試。
桂花酒釀丸子,酒糟夠酸,桂花也清香,但就少了份酒香,丸子也沒想像中軟,感覺只是普通。
生果盤,我們最初以為是免費的,但原來最後要18元一位,如非必要就不要點了,哈蜜瓜、西瓜和蓮霧都是一般,沒有驚喜。
埋單比平時食西餐便宜得多,見到好友們大致上滿意今次的安排,也是心滿意足了。希望以後可以每個月有至少一次這樣的飯局,慢慢走遍香港各大中菜廳,拓闊自己對飲食的眼界。
P.S. 這裡的有好幾道出名的菜式都是要預訂的。
地址︰銅鑼灣告士打道280號世貿中心11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