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Frantzen's Kitchen

2017年5月27日



這裡是一開業已經篤定要來試的地方,因為這家來自瑞典的餐廳來頭可不少,其瑞典本店曾摘下兩顆米芝蓮星﹐亦曾在世界五十大榜上有名。因此雖然沒有太多本地博客的「分享」,但依然是超人氣的,預約往往都是一個月後才有位。早個多月在網上訂了位,但意外地來到時居然沒有記錄,幸好最後也喬了兩個位子給我們。

 
店子不算得大,連吧枱估計大約有四十個位子左右,來到的時候大約是九點半,店子是幾近全滿的狀態。


除了正常的位子和吧枱外,靠窗還有高枱,雖然不算得很舒適,但望著街景食飯也是個甚是寫意的選擇來的。


 如果喜歡看廚師的工作過程,坐吧枱是個很好的選擇。


 
 一早知道大廚走的是東方Fusion路線,所以以筷子做餐具一點也不為奇。





 
其實也有刀叉用的。
 
 
跟其他餐廳不同,這裡供應的不是麵包而是薄脆餅,除了脆脆的口感外味道甚「素」的。


這個時候牛油就大派用場,這裡用上的是鹽味牛油,脂香豐富,是上等的貨色沒錯,在此之下簡單平實的脆脆正好突出其優點,是會令人不自覺吃下去的。

 美其名來這裡是為了慶祝發花紅和加薪(雖然加薪的幅度連這一餐都付不起),所以也來杯餐酒好了,作為伴餐酒Riesling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其果香豐富,無論單飲或者襯海鮮類的菜式皆適合,不過是晚喝到的餘韻不長,不算得上是相當高質的貨色。
 
 
餐牌上有一道Poached Oyster "63.4C", frozen Goose Berries, Seaweed Powder with Walnut and Herno Gin看起來跟對上一個星期在台北的MUME吃起的菜式相當類似,就忍不住點來試試比較一下。相對於MUME,這裡用上的蠔比較細小,經過恆溫灼煮過後也保留到嫩滑的口感,但個人覺得大隻一點的蠔口感會更佳(我是不介意多付一點來換取更佳的口感的)。除了口感之外調味是更重要的一環,這裡用上鵝莓來做陪襯,微酸的味道跟蠔味配合得不錯的,一點點乳香的感覺相當是來自合桃,不過餐牌所述的紫菜粉就不太感覺不到。整體來說個人比較喜歡MUME的演繹。


"FRENCH TOAST" with summer Truffle, Balsamic Vinegar & aged Cheese,是個看配搭已經相當吸引的菜式,份量是小巧輕盈的。兩面炸脆但吃起來毫不油膩,最初以為上面鋪的是芝士碎但其實是刨了絲的松露來的,真正的芝士其實在松露絲底下,經過陳化的芝士味道香得來卻溫和,跟松露的幽香是個配合得很好的組合。周邊黑色一點點的是陳醋來的,味道甜中帶微酸,減輕芝士的膩意之餘亦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無疑是一道出色的菜式。


隨這個「法式多士」還附有一小碗的菇菌湯,滿有菇菌的芳香的,想來是跟松露的幽香作出呼應吧。


Sashimi of Norwegian Salmon with King Crab, Dried Dill, Crab Aspic & Trout Roe,這是其中一道充滿東方味道的菜式,三文魚刺身本身是源自香港的東洋料理,大廚就以此為基礎再加上變化,來自挪威的三文魚魚味較清淡,換個角度來說其實是更可塑性,上面放了帝皇蟹肉和三文魚籽,;蟹肉的鮮甜、三文魚籽的濃鮮和刁草的清香構成了複雜的味道層次,加上柔軟嫩滑的三文魚肉,整個構思是值得一讚的,亦反映了大廚的功架所在。


再來一道海鮮菜式吧,Pan fried Hokkaido Scallop, burnt bread pudding, beurre noisette, cauliflower x 4, crispy bread and hay ash。來自北海道的帶子鮮甜和煎得溏心是最基本的要求,重點反而在於在味道和口感上的配搭,上面放了脆麵包粒,頓時令整個口感的調子變得不一樣。醬汁用麵包布甸、焦化牛油和乾草灰組成,味道豐厚濃郁但帶子本身的鮮甜味並沒有被蓋過,整個組合有創意得來效果也很不錯,值得一試的。

 
斯時也是白露筍的季節,當然不能錯過這相對稀有的食材,就要了這道White Asparagus with fermented Gooseberry Sauce, Split Peas, Morels and Pine Nut。來自德國的白露筍爽嫩清甜,經典的做法是配以用牛油和醋煮成的荷蘭汁,不過在米芝蓮大廚下當然有不同的演繹,以酸酸的鵝莓汁做主調,輔以薄荷的清香,入口先來的是酸味的衝擊,之後慢慢滲出白露筍的清甜,上面放了些松子碎來增添香味和少許口感,而一條條啡色的是菇菌來的(只是不知甚麼品種),豐富了味道的層次,亦配合得不錯,如果吃膩了經典配搭的話不妨試試。


 
Pan fried Guinea Fowl, Butter Flavored with Chicken jus and Soya, Cabbage Salad with Cooked Combs, Mushrooms and Hazelnuts,看名子大家未必知道「本體」是甚麼,其實是珠雞(山雞)來的,以最愛簡單的方法煎香,即使是胸的部份煎過後依然是皮脆肉嫩,而珠雞本身的雞味很不錯,墊底的醬汁用牛油、雞湯調成,提升了雞的味道。上面放的是椰菜沙律,混了榛子和野菌,先吃起先感受到帶像松露的野菌幽香,隨後就是榛子的味道,兩者和雞肉是十分匹配的。而另外還有一樣秘密材料,就是雞冠。如果大家還記得燒鳥店酉玉的話就會知道雞冠的味道如何,只要大家忘記這是甚麼來的話其實它和雞尾都是珍味來的,此雞類菜式來說這道菜的完成度是很高的,值得一試的。

 
這裡的菜式以雖海鮮為主,但肉類的菜式也不容忽視,就如這道Veal Cheeks cooked for 24 hours with Sweetbreads "Kalv I Dill", Creamy Sweet and Sour Sauce with Swedish Attika, Dill, Glazed Carrot and Crispy Onion,經過長時間慢煮後肉質已經變得酥化,用刀輕輕一切已經能將之分開,肉味濃郁,偏酸的甜酸醬汁正好對其肉味作出適當的平衡,表面灑上脆洋蔥絲除了令口感更豐富之外也平添一份香味,以同一食材的處理來說這裡是比上週末在台北MUME吃到的更出色的。其他菜式在配搭和處理上都是有水準的,不便宜物有所值的。

這裡的菜式由百多元起步至二百多不等,不過份量屬比較小的一類,所以每人平均最好點三至四道菜會比較合適。是晚兩人埋單千六,是不便宜的價錢,但菜式有水準之餘食材的配搭也有新意。不過也老實說北歐風不太是小弟那杯茶,但這無礙我對這裡的好評價。能夠作出這樣的評價的又有多少個?

地址︰上環差館上街11號地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