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八月軒

2016年4月25日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但在在香港卻一直屬於少數,所以美心中菜最近就推出了一系列的福建菜式,務求讓大家在香港就能體驗當地風味。




吃完已經近九點半,但人流依然非常旺。






餐前先來一杯抹茶鮮奶,別看這裡是做中菜,這杯特飲做得可比星巴克好飲多,上面灑了些脆脆口感更佳。



先來的是幾道前菜,泉州菠蘿海蜇球,看樣子有點像拆了肉的沙田柚一樣,吃起來的口感就不是這回事了,比一般海蜇來得爽口但又不會太硬,加入蒽油來增味,味道恰到好處,甚是開胃的,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道前菜。



南安紫菜BB蝦,相當可愛的名字,說是BB蝦真的是BB大小的,也因為如此在味道方面也不是很突出,味道主要都是來自紫菜,除了本身的鮮味外還帶點微酸,有助帶起食欲。



廈門海蠣炸春餅,春餅基本上就是以春卷皮做的餅,海蠣亦即是蠔仔,味道不算太「蠔仔」但甚是鮮美的,以炸得酥脆的春卷皮包著來吃很難會不好吃的,如果無特別心水的話點這個絕對是穩當之選。




漳州風味五香卷,既然稱為五香卷,當然有相當的五香味,愛此道者必會喜歡,在濃香的五香味下仍能感受到一定的內味,平衡得著實不錯,脆皮沒有想像中那麼脆,個人還是喜歡脆一點的。



傳統福建佛跳牆,巳經不是第一次喝此湯品了,還記得上次印象是很不錯的。這個瓦壺甚是有趣的。揭開蓋子已經感受到那份熱力,看上去是十分足料的,花膠、鮑魚都相當有份量,還有鵪鶉蛋,墊底的是豬肉和金華火腿,難怪那麼鮮甜,有這麼多材料都只賣168元一客,是相對划算的奉客之選。



漁村蚵仔桂花蟹,看賣相感覺只是一般,蛋花有點太大,而且吃起來蟹肉的感覺不算太明顯,中間夾雜著菜脯和馬蹄等來帶點口感上的變化,不過似乎未能力挽狂瀾,個人覺得可以做得更好。



翡翠淡糟香螺片,潮州菜中就有一道堂灼響螺片是小弟趨之若鶩的(但仍未有機會食到此等超高價菜式),所以見到這道菜式不禁有點期待呢。螺片片得挺薄的,入口爽而鮮甜,紅糟帶淡淡的酒香,涼了感覺就更明顯,正好襯托出螺片的鮮甜,同時也令賣相加了分,如果要我在這個系列的菜式中選一個鋼膽,我是會選這道菜的。


蟹肉薏米燴金瓜,其實即是南瓜湯,向來都不太喜歡南瓜湯,不過喝起來滑溜甜美倒是真的,薏米增添了一點口感,無小弟這種偏見的話應該會覺得是個不錯的湯品來的。

福州包心荔枝肉,樣子有點像廣東菜的咕嚕肉,不過中間裹著的則是肥豬肉和馬蹄,爽口的馬蹄有助平衡肥豬肉的膩意,脆皮炸得挺脆,醬汁用紅糟調成,味道酸酸的甚是開胃,是十分大眾化的口味。至於為何這道菜會稱為荔枝肉,大家只要運用一點想像力應該不難意會到。



靈水菜脯蒜苗蝦,炒的火候得剛好,菜脯的香味都滲到蝦肉裡,不錯的。



之後侍者捧來一個大鍋,開蓋後就一室香味,侍者介紹是薑母香煎山地雞,做法有點像啫啫雞,配以爆香了的薑片,所以吃起來很香口,雞肉甚是嫩滑,就算連胸肉部份沒有鬆散,看來山地雞是所言非虛的,大班朋友食飯的話是十分適合用來壓場的,而且是佐飯良品,如不是之後還有好幾道菜式,也真的想叫個白飯來同吃。



海帶魚丸肉燕餃,個人覺得亮點當然是那幾隻小巧的肉燕餃,皮薄肉鮮,弄得我們都以為是師傅自家搓製的,之後向師傅求證才知道不是,但貨源好卻是事實,而說來慚愧,小弟到今日才知道原來肉燕餃和魚皮餃的皮原來是豬肉和薯粉壓出來的。襯以加了紫菜的湯底自是十分鮮甜。魚丸看樣子沒甚麼特別,但其實內有乾坤,咬開就發現原來釀有肉燥,但魚丸的質感煙韌,有點粉口,不像廣東魚蛋那麼爽口,又不像浙江魚圓那麼綿滑,感覺不太討好,但撇除魚丸的話是很讚的。
 


生炊芋粿炒素菜,吃了那麼多肉類菜式也是時候來點菜蔬緩衝一下了。西蘭花、木耳等雜菜固然新鮮,最特別的還是自家製作的芋粿,口感煙煙韌韌且帶不俗的芋香,著實不錯的。



石獅蘿蔔煮鹹飯,鹹飯是地道的福建的菜式,福建菜系的飯類很多時都是濕濕的(小弟是湯飯的超級粉絲),就如大家很多時吃到的福建炒飯也是,這裡的只是微微濕潤(應該是來自蘿蔔)而不是灑上大量獻汁,感覺更佳。配料有冬菇和蝦米,香口惹味,加上清甜無渣的蘿蔔粒,會令人不自覺地吃下去,要小心熱量超標呢。



安溪三不做米粉,用的米粉是師傅精心挑選的,據師傅所述,要做的米粉要有好米、好水、好天氣,缺一不可。炒得不算很乾身,但口感較為煙韌且有米香。配料也是以福建沿海的土產 - 海鮮為主,再加點金華火腿「吊味」,就成為這道充滿福建口味的單尾。


花生芋頭清甜湯,花生湯是當地常見的甜湯,不過口味則未必人人喜歡,因為質感濃稠,而花生基本上像是「白烚」的,吃的是單純直接的花生味,如果你是「花生友」的話應該會喜歡。為了迎合本地的口感,師傅作出了一點改良,加入了芝麻湯圓、芋頭等加強了口感的變化,再放一點杞子作點綴,如果想一嘗此品風味的話也可以放手一試的。



最後的甜品是桂花紅棗糯米粿,吃至此時已經飽到吃不下了,所以只挑了一顆紅棗味的來試,味道微甜,餘韻才感受到紅棗的清甜,不過個人䁷得可以再煙韌軟糯一點,會更貼合廣東人的口味。
 
不是特意讚許美心中菜,但真的佩服他們在開發新產品中投放的資源,會派廚師團隊到當地考察和搜集食材,盡量把當地的風味帶給本地的食客,在中菜中不是常見的,只有透過這樣的「學習」,大廚才能從中得到啟發並得到進步,其實飲食博客又何嘗不是應該要增廣見聞嗎? 可惜本地食壇有心人著實不多,寫食的每每「由心出發」,重個人感覺而少客觀的分析,這也是小弟多年來沒有光先顧那「公開飲食網站」的原因。
說遠了,這個系列的菜式普遍都做得不錯,供應期至六月底,對福建菜這個冷門菜系有興趣的話是值得一試的。
是晚同枱的都是老飯腳,這樣的聚餐就如家常便飯一樣,是輕鬆愉快的一夜。 

地址︰ 旺角亞皆老街8號朗豪坊3樓35號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