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食物照的好壞,除了取決於角度外,光度其實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還記得初接觸攝影的時候,一位博客界的前輩就提醒過小弟這點,至今受用不盡。到現在經驗多了,就明白到曝光不足會直接影響到色彩的表現,情況就如下面兩圖。
使用P mode
不說可能大家不知道,其實絕大部份的相機都容許我們調節相片的光度。可是,大部份對攝影沒有研究的人只會用自動模式來拍照,這就限制了相機該方面的能力,所以,想相片拍得好,第一件事就要把相機進行「解放」,從Auto mode轉到P mode。
不說可能大家不知道,其實絕大部份的相機都容許我們調節相片的光度。可是,大部份對攝影沒有研究的人只會用自動模式來拍照,這就限制了相機該方面的能力,所以,想相片拍得好,第一件事就要把相機進行「解放」,從Auto mode轉到P mode。
切勿用閃光燈
轉到P mode第一件事是先把閃光燈關掉,因為使用閃光燈的兩個壞處,首先是閃光燈的光太「硬」,過份集中和太強,直接照到食物(普通數碼相機的閃光燈是不能改變照射的方向)上會令其毫無立體感。而且閃光燈能照到的地方有限,很容易出色一部份光一部份暗的情況。
另外,用閃光燈之時因為相機知道閃光燈照到的地方光度充足,所以會自動調低整體的感光度,所以背景方面會完全曝光不足,即是說會變得相當黑(這也解釋了為何拍夜景要把閃光燈關掉),變相失去了食物和整個環境的聯繫,這麼單調的照片也不能說得上是好相片。
如果非不得已要用閃光燈的話,不妨用薄薄的一片紙巾擋在其之前,會有一點點「柔光」作用。
善用曝光補償
當然,如果不用閃光燈的話又想增加相片的光度的話,那你就要告訴相機「甚麼才是正確的光度」,因為相機是會被物件的顏色所「誤導」的,這個時候「曝光補償」這個功能就大派用場了。
轉到P mode第一件事是先把閃光燈關掉,因為使用閃光燈的兩個壞處,首先是閃光燈的光太「硬」,過份集中和太強,直接照到食物(普通數碼相機的閃光燈是不能改變照射的方向)上會令其毫無立體感。而且閃光燈能照到的地方有限,很容易出色一部份光一部份暗的情況。
另外,用閃光燈之時因為相機知道閃光燈照到的地方光度充足,所以會自動調低整體的感光度,所以背景方面會完全曝光不足,即是說會變得相當黑(這也解釋了為何拍夜景要把閃光燈關掉),變相失去了食物和整個環境的聯繫,這麼單調的照片也不能說得上是好相片。
如果非不得已要用閃光燈的話,不妨用薄薄的一片紙巾擋在其之前,會有一點點「柔光」作用。
善用曝光補償
當然,如果不用閃光燈的話又想增加相片的光度的話,那你就要告訴相機「甚麼才是正確的光度」,因為相機是會被物件的顏色所「誤導」的,這個時候「曝光補償」這個功能就大派用場了。
曝光補償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就是告訴相機相片應該比現在測得的光一點(正數)或者暗一點(負數)。設定方面,以小弟的s110為例,就是在拍攝前先按+/-這個鍵,然後轉動右面的那個轉盤,你會在螢幕即時見到效果。
之前提及過相機的測光會受到被攝物件的顏色影響,如果被攝物是淺色的話,相機會傾向認為曝光足夠,所以不調整曝光補償直拍白色的物件的話拍出來的會是灰色的,而畫面白色成份越多這個現象就越明顯,所以拍白色物件(如白色碟子上的食物)的話最好把曝光補償提高1/3甚至2/3級,這樣你應該會見到拍出來的碟應該是白色的。反之,被攝畫面黑色/深色部份較多的話就要把曝光補償調低一點,以免過曝。
之前提及過相機的測光會受到被攝物件的顏色影響,如果被攝物是淺色的話,相機會傾向認為曝光足夠,所以不調整曝光補償直拍白色的物件的話拍出來的會是灰色的,而畫面白色成份越多這個現象就越明顯,所以拍白色物件(如白色碟子上的食物)的話最好把曝光補償提高1/3甚至2/3級,這樣你應該會見到拍出來的碟應該是白色的。反之,被攝畫面黑色/深色部份較多的話就要把曝光補償調低一點,以免過曝。
說到底,曝光補償並不是甚麼直接把圖像變光變暗的技術,它只是透過改變曝光時間長短從而得到理想的結果。所以,如果現場光度不足的話曝光時間會變得更長,手震的機會也會大大增加,這個時候最好還是有簡便的腳架支撐,否則就無可奈何要提高感光度iso了。小小心得是提高iso時盡量以相片能正確曝光為大前題,即是說情願提高多一級iso也不要令相片曝光不足,因為即使iso高一級,如果相片曝光足夠的話的雜訊是比低一級iso但曝光不足的相片要少的。
只要好好善用相機內的功能,已經能令拍出來的照片的可觀性大大提高。當然,要進一步微調的話就需要用軟件輔助了,下篇將會跟大家分享如何在手機和電腦「執靚張相」,stay tuned!
只要好好善用相機內的功能,已經能令拍出來的照片的可觀性大大提高。當然,要進一步微調的話就需要用軟件輔助了,下篇將會跟大家分享如何在手機和電腦「執靚張相」,stay tuned!
請問一下,您的第一張圖我可以用嗎??
回覆刪除